一、在瓜蔞上根據害蟲口器特點選擇殺蟲劑
我們知道,農業生產中有九個目的昆蟲是主要的農業害蟲,它們是鞘翅目(甲蟲類) 、鱗翅目(蛾蝶類)、直翅目 (蝗類、蟋蟀、螻蛄)、膜翅目(葉蜂、莖蜂)、等翅目(白蟻)、纓翅目(薊馬類)、雙翅目(蠅蚊類)、半翅目(蝽類)、同翅目(蟬、虱、蚧、蚜類)。但是多數殺蟲劑可通過昆蟲口器進入昆蟲體內,然后才到達作用的神經系統標靶,發揮其殺蟲的作用。因此,了解害蟲的口器,對我們選擇殺蟲劑配方確保殺蟲效果至關重要。根據害蟲的取食特點,可按口器特點進行分類。
1、咀嚼式口器害蟲:這類口器害蟲在為害瓜蔞時一定要取食瓜蔞葉片或其它組織,造成葉片缺刻等傷害。主要的害蟲有鱗翅目幼蟲(如卷葉蟲、夜蛾幼蟲、柑桔鳳蝶等)、鞘翅目害蟲(甲蟲類)、直翅目若蟲和成蟲(蝗類、蟋蟀、螻蛄)、膜翅目幼蟲和成蟲,胃毒性強的殺蟲劑對這類害蟲防治效果最為顯著,內吸性好的但觸殺和胃毒作用欠缺的殺蟲劑對這類害蟲無效。在生產中我們防治這類害蟲可選擇胃毒性好的農藥。如穿先甲、氟虎、治服、全蟲殺、蟲怵等均有良好的胃毒作用,可廣泛應用來防治跳甲、蛾蝶類幼蟲、蝗蟲等類害蟲。
2、吸收式口器害蟲:這類害蟲要通過昆蟲口器刺吸瓜蔞幼嫩組織,吸食組織中的汁液主要的害蟲有蚜蟲、葉蟬、蝽蟓、蚧殼蟲若成蟲、蚊類成蟲、薊馬等,這類害蟲宜選擇內吸性好或內滲性好且有較好的胃毒作用的殺蟲劑。高紅、氟化比、賣點因具有良好的內吸作用,可用來防治蚜蟲、薊馬、飛虱類害蟲。
二、殺蟲劑的內滲性及觸殺劑在瓜蔞害蟲防治中的應用
有觸殺作用的殺蟲劑,主是通過害蟲體表進入體內,因此害蟲的體壁結構特點是影響觸殺劑作用的發揮。而害蟲體壁上表皮中所含有的蠟質及脂類化合物與水沒有親和性,所以昆蟲表皮通常不會被水濕潤,當殺蟲劑稀釋使用后噴灑到蟲體上,藥液會積集成球狀而從蟲體表面滾落流失。而像蚧殼蟲等體表有較厚的蠟質,藥液更不容易濕潤,觸殺劑就會失去自身的殺蟲威力。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農藥本身的成份因素外,而農藥助劑和劑型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因素。這也許是為什么相同成份的農藥,不同的生產廠家生產的制劑殺蟲效果不同的原因所在。因而,乳油、微乳劑、水乳劑中的乳化劑質量是提高殺蟲劑的效果關鍵所在,另外,粘著劑、潤濕劑、增效劑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在考慮觸殺劑的作用時,我們還考慮到農藥的內滲作用,了解這個作用,對我們運用殺蟲劑有重要的意義。像有機磷類農藥,除部分具有內吸性作用外,其它的都具有良好的觸殺作用和胃毒作用,但多數都有良好的內滲作用,可提高農藥粒子到達蟲體表面后能快速滲入昆蟲體內,如百死特是由辛硫磷和毒死蜱進行復配的一種制劑,具有很好的觸殺和胃毒作用可廣泛用于防治蛾蝶類幼蟲等咀嚼式口器害蟲。而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大多沒有內吸性,觸殺與胃毒是主要的作用方式,并具有良好的內滲性,所以其殺蟲也是很廣譜,如氟虎、穿三甲等可用于防治葉甲類、蛾蝶類幼蟲等害蟲。另外,內滲性的作用還有一個主要優勢,可利用殺蟲劑的這種特點,用來防治一些禾本科上的一些鉆蛀性害蟲,如高明,是一種有機磷農藥,其內滲作用非常好,因而反饋用在防治水稻螟蟲效果顯著,如今在我區一些地區已成為防治水稻螟蟲的配方潮流。所以,防治一些鉆蛀性害蟲,我們可考慮具有好的內滲性的殺蟲劑,但不一定是內吸性好的殺蟲劑。
其實,許多殺蟲劑都具有多種殺蟲作用機制,只是我們要了解它們更突出哪些作用方式。
三、幾丁質合成抑制劑和蛻皮激素的使用
這類殺蟲劑主要是影響害蟲體表幾丁質的形成或蛻皮異常,這類殺蟲劑具有較強的胃毒作用,因此只在幼蟲或若蟲階段使用,并且以咀嚼式口器害蟲為好,但在害蟲的其它階段(蛹、成蟲)使用效果不佳。這類殺蟲劑一般作用效果比較慢,為了提高防治速殺效果,我們經常把它與菊酯類、有機磷類等混用。由于這類殺蟲劑使用較少,目前用來防治很多高抗性害蟲效果顯著,關鍵要在幼蟲或若蟲低齡期使用。如菜得隆、殺螨?。ǘ∶央澹┑扔脕矸乐味甑愑紫x,配方中加入卡極樂或捷隆或巔逢或脫氧甲維鹽可提高防治效果的速效性,噻嗪酮用來防治飛虱若蟲等,加入高紅之類成份,速效性明顯增加。(其實珍高是噻嗪酮與吡蟲磷的復配,對飛虱類害蟲防治可是強強組合。)
四、瓜蔞地下害蟲的防治用藥
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金龜子幼蟲)、地老虎(一種蛾類害蟲)、蟋蟀、螻蛄、還有一些蟲害如花蕾蛆、葉甲類害蟲由于其生活特性,在某個階段可能在土壤中生活,我們也把它這個階段當作地下害蟲來看,防治上需用地下害蟲防治劑。
公司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蓮云鄉長生村汪沖組大健康產業園1號樓